2022-10-13 01:23:01
高清福利电影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://www.fulidy.org
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,芯片需求越来越大,早在前年下半年,汽车等行业出现了芯片短缺的问题,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芯片荒”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,反而愈演愈烈。
据相关数据显示,由于全球芯片行业的供需平衡被打破,芯片供应严重不足,不少芯片企业“趁火打劫”,狠狠地捞了一笔,如台积电,多次提升芯片代工价格,且订单量不减反增。
“芯片荒”的出现,虽然对世界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一种危机,但对不少国家来说,是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的一个重大机遇,抓住这个机会,就有可能成为芯片强国。但也有国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,出台的一系列错误政策让本土半导体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,比如美国。
众所周知,老美为了限制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,在三年前,对中兴、华为等多家中企进行了芯片封锁,限制使用美半导体技术的企业与它们合作,且在前不久又加强了EDA软件、高性能GPU芯片对华为出口管控。
芯片封锁是一把双刃剑,既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迟缓中企发展脚步的目的,也会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,而且这种代价是很难弥补的。
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公布的信息显示,在减少与中企在芯片领域的合作后,美半导体企业的损失将会达到10000亿!
10000亿!对于现在经济很不好的美国来说,是一笔不小的数字。其实,早在今年美国牵头成立“芯片四方联盟”之初,美半导体协会就曾发出警告:加大对中企的芯片限制,企图将中国排除在世界半导体产业链之外的决定是错误的、愚蠢的,将会让美半导体企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。
事实上,老美并未将美半导体协会的警告放在心上,反而不断加大对“中国芯”的打击力度,限制EDA软件等多项高尖端技术对华出口。
预计暴亏10000亿的调查结果一经传开,瞬间在美科技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,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放弃对“中国芯”的制裁,既然错了,就应该一错到底,彻底将“危险”消除;一部分人认为,美国应该及时地纠正错误,积极地拥抱中国市场。
自从老美利用芯片打压中企后,我们就意识到了发展国产芯片的重要性,并开始斥巨资打造属于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,如印发《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》,制定要在2025年实现70%芯片自给率的目标,并为此成立了“芯片大学”、“东方新港”,出台大量扶持半导体相关企业的优惠政策等。
在国家的支持下,中国科学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,国产芯片的日产能已经超过了10亿片,不但实现了14nm纯国产芯片的规模量产,还在过去的8个月里,对外出口了1600亿片芯片。
其实,美半导体企业之所以将会遭受这么大的损失,并不因为是“中国芯”的不断崛起,其他国家也在打造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,如欧盟。去年底,欧盟17国斥资1200亿欧元成立“欧洲芯片联盟”,目的和我国一样,打造一条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,减少对美芯的依赖,降低被卡脖子的风险。
基于“中国芯”的强势崛起,不少学者感慨道:即便是美企现在开始“拥抱中国市场”也晚了,用不了几年,美芯就会成为没人要的“电子垃圾”。
现在的中企,已经不是十几年的中企,不会再为了快速打开市场走“买办路线”,加大前沿高端技术将会成为它们的首要任务。届时,中企彻底摆脱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,我们一定要给美国这些决策者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,感谢他们的“鞭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