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限施压破产,中国以不变应万变,让世界知道“美国不行”

2023-05-15 18:33:01

面对“乱动“的美国,中国一直很沉得住气,出手就打七寸。

最近几年,看国际新闻的时候,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,就是美国高官对中国“隔空喊话”的频率越来越高。在白宫,三句不离中国,好像已经成了一种常态。

就说最近一个月,布林肯、耶伦、戴琪这三个拜登团队的核心人物,已经轮番吵着要和中国接触,吵了三四遍了。而且内容也都大同小异,就是要让中国和美国对话,美国不能和中国脱钩。美国这样“急”,证明过去几年,中国的一招“以逸待劳”,以不变应万变,真的用对了。

从贸易战到俄乌冲突,中美之间的互动,突出一个“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”。当然,中国的不动,不是原地踏步,而是体现在两个方面。

第一,是提供“稳定性”。

从贸易战到科技战,再到乌克兰危机,美国在中国自始至终在做一件事,就是想搅乱中国的投资市场和营商环境,逼中国的产业和中国市场的资金外逃到中国。

乌克兰危机中,美国的手段则更露骨,就是不断靠舆论霸权想要把中俄“绑作对”,隔几天就在头版头条炒作一下中国要给俄罗斯提供武器,渲染中国和欧洲这个重要市场之间的“紧张”氛围。

同时,美国还不断在媒体上热炒一些“中国平替”,今天越南崛起,明天让印度再次伟大,试图从中国把资金和生产线一道“引流”。

面对美国的黑手,中国的回应也很简单,就是说到做到,保持开放和稳定性。中国没有和美国针尖对麦芒,而是不断深化开放,保障生产安全和生产秩序。不是配合美国起舞,而是向世界讲好“中国故事”,把中国在制造业和金融上的优势发挥到最大。

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,在2018到2023最动荡的5年里,中国的总体赤字率稳定保持在3个百分点以内;在去年全球都受乌克兰危机影响陷入通胀泥潭的时候,中国的CPI也稳定在了2个百分点。这些数据,是中国现在对美国打反击战的底气。

在乌克兰危机上,中国更是把“稳定性”发挥到了极致。说不下场,就坐在岸上不动;说劝谈促和,就能拿出不偏不倚的“中国方案”。这种稳定性,帮中国同时赢得了俄罗斯、欧洲和发展中国家三方的信任,也为今年中国外交的“破局之路”奠定了基础。

第二,是积极防御。

面对乱动的美国,中国的“不动”,不仅仅在排除干扰上,还体现在因势利导,让美国盲动,从而消耗霸权国家的力量上。

譬如,年初美国疯狂炒作“流浪气球”,结果翻来覆去折腾了几个月,甚至连F22都掏出来,花了几百万,击落了中国的一艘民用飞艇。这件事情,中国从一开始就“冷处理”,看美国唱独角戏,自己消耗自己。美国闹出越多这样的笑话,自己的力量就透支得越厉害。

现在美国这么“急”,就是因为过去几年间所有牌都打进了空气里,不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,反而开始让全世界都开始觉得“美国不行”。

目前,全球大部分地区,都已经纷纷开始“踹墙”。俄罗斯嚷嚷着要“脱欧入亚”,欧洲要独立自主,拉美和中东要摆脱美国影响,自己推进一体化。这些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都是中国顶住了“狂风暴雨”之后带来的连锁效应。

今年开年以来,中国在外交领域主动出击,就是发现了美国在“乱动”几年之后,开始露出疲态,内部金融地雷摇摇欲坠,外部力量也基本都调到了印太和中东欧,支撑不起真正意义上的“全球霸权”了。

现在,中国其实还是在等。今年下半年,已经有一件板上钉钉的大事,就是新兴市场国家要集体对美元霸权造反,搞金砖币,推自主结算。这件事,南非、俄罗斯、巴西都已经明确放风,但中国反而藏得很严实。合理推测,中国可能正在等美国这头金融危机的“灰犀牛”抬起蹄子的时候,做那最后一根稻草。

要么不战,只要下场,就要“稳准狠”,这就是中国的风格。


库房货架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香河资讯网版权所有